请查收!这份来自地下的“热”爱
集团公司党组格外的重视新能源业务发展,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积极打造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油气热电氢”五大能源平台。
中国石油《地热业务“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在清洁替代、对外供能两个方向积极开拓发展地热产业,打造京津冀清洁供暖示范、东北用能替代示范和长三角采暖制冷示范“三大示范区”。
今年入冬以来,寒潮降温天气频发,为更好地保障居民取暖需求,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提前部署,一体化统筹,加快项目审批。各油田公司精心组织现场施工,确保在全国正式供暖前,德州市武城县地热供暖项目、万锦新城与石油新城(二期)地热供暖项目等6个地热供暖项目900多万平方米供暖面积全部加入“保供大军”。
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 集分水器监查井施工现场 乔东生 摄
地热是一种清洁环保、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安全稳定的优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发布促进地热能发展的文件,对于积极推广发展地热能作出了明确部署,下一步地热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在地热领域,中国石油起步早,具备资源丰富、资料齐全、技术优势凸显等优势。
1976年,冀中石油会战频繁打出高温高产热水井,中国石油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便随即展开。
1998年,华北油田开始利用部分油水井产出的地热进行供暖和油井伴热,探索地热清洁供暖模式。
在开发利用地热过程中,中国石油从始至终坚持“以灌定采、采灌均衡、同层回灌、取热不耗水”的原则,在有效保证地下水位稳定的同时,实现地热资源安全清洁高效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毗邻雄安新区的华北油田,在石油新城、万锦新城等油田余热利用示范项目上,实现100%同层无压回灌和地热供热站的无人化、智能化。
国内单体最大的中深层采灌均衡地热集中供暖项目——冀东油田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一期工程已平稳运行3个供暖季,为4个院校、5个居民区共300多万平方米的用户集中供暖,成为国内具有引领作用的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下一步,中国石油将以“京津冀地热供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开拓外部供暖市场,全力发展“地热+”产业。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和记者说,未来围绕“地热+”,中国石油将在横向上提高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能源的综合利用效果,尽可能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在纵向上,充分的利用不同地热使用场景的温度差,提高地热开发利用效率,实现地热梯级利用,积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地热资源按深度划分为浅层、中深层和深层地热资源。浅层地热深度范围一般为200米以浅,包括土壤层及浅层含水层。中深层地热资源一般介于 200米和3000米之间。深层地热资源埋深通常超过3000米。地热供暖是利用地热资源,使用换热系统提取地热资源中的热量向用户供暖,可大致分为浅层地热能取暖(制冷)模式、水热型地热能取暖模式、中深层地源热泵取暖模式。
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将水热型地热能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集中规划、统一开发。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的方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加强我国南方供暖制冷需求强烈地区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在重视传统城市区域浅层地热能利用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地区市场对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需求。
2、2017年12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
积极推进水热型(中深层)地热供暖。按照“取热不取水”的原则,采用“采灌均衡、间接换热”或“井下换热”技术,以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中深层地热供暖,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大力开发浅层地热能供暖。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的方式,加快各类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经济高效替代散煤供暖。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维护地热能开发利用市场秩序。制定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理顺地热探矿权许可证办理、地热水采矿许可证办理、地热水资源补偿费征收与管理等机制。完善地热行业标准规范,确保地热回灌率100%,依法推行资格认证、规划审查和许可制度。
2021 年,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 亿平方米,其中中深层地热供暖5 亿平方米,浅层地热供暖5 亿平方米(含电供暖中的地源、水源热泵)。
3、2018年1月,《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
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方针,统筹运用有关政策,支持和规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升居民供暖清洁化水平,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开展地热能城镇集中供暖,建设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
5、2021年1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
重点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按照“以灌定采、采灌均衡、水热均衡”的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积极开发浅层地热能供暖,经济高效替代散煤供暖,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地表水源、土壤源、地下水源供暖制冷等。鼓励利用油田采出水开展地热能供暖、地下水资源与所含矿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
在地热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可实施地热能供暖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项目推广。鼓励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集中利用示范工作,示范不同地热资源品位的供暖利用模式和应用场景范围,探索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型管理技术和市场运营模式。
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微信号:zgsybwx。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