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案例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vs化石燃料谁将主导未来?

2025-08-02 04:57:33 来源:房地产配套

  年,中国安装的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超过全球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当中国全力押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时,特朗普所领导的美国却在加倍投资石油产业,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全球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正走在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上。

  《》题为《未来能源竞赛中,中国正遥遥领先》的深度报道指出:中国企业在巴西、泰国、摩洛哥和匈牙利建设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的同时,特朗普正敦促日韩投资440亿美元在阿拉斯加建设天然气项目。当中国主导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未来时,通用汽车却取消电动车生产计划,转而投资8亿美元增产V8燃油发动机。美中两国正背道而驰——问题是哪条道路将带来更好的长期结果?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和然气出口国,特朗普显然希望在未来可见的时间里让世界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上月通过的美丽能源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直接取消了美国民众购买电动车的政府补贴。可想而知,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此极为不满,但所幸他还有中国市场。而中国正全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和水电构成的清洁电力未来上——最新启动的雅砻江水电项目投资达1.2万亿元,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2035年清洁能源目标的10%。年发电量是三峡水电站的三倍。3000亿千瓦时是什么概念?就等于上海加深圳2024年的年用电量。

  在终端需求上,电动车领域中国的一马当先的优势也同样令人瞩目。尽管特斯拉每年出口约120亿美元的电动车,但中国的出口量已是其三倍。去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额高达380亿美元,最大海外市场是欧洲。这种差距在锂离子电池产业更为显著:美国电池出口额仅约30亿美元,且其本土生产的电池仍依赖中国技术。《》另一篇题为《没有中国,世界能造出电动车电池吗》的文章开篇即指出:掌握电动车电池制造能力的国家将获得数十年的经济与地缘优势,而目前唯一的赢家是中国。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是美国的22倍,仅去年就达650亿美元,欧盟仍是主要市场。

  尽管特斯拉作为全世界电动车行业的先驱,曾一度定义全球新能源市场,但其市占率近年来持续下滑。这一现象背后,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的摇摆与基础设施的滞后。我们大家可以在美国社会化媒体或者一些报道上看到,大多数民众仍偏好燃油车,新能源车辆极少原因在于:

  首先,充电桩普及率低,远不及中国的“基建狂魔”式布局(中国2025年将建成300万公共充电桩,高速公路换电站全覆盖);

  其次,补贴政策不稳定——美国联邦税收抵免(最高7500美元)因“大而美”法案提前终止,2025年9月30日后彻底取消,而中国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延续至2027年,部分城市还叠加地方补贴;

  最后,美国燃油车文化根深蒂固,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更倾向扶持传统能源。

  相比之下,高盛发布研究报告,中国新能源车市占率已突破50%,到年底有望超过60%,2024年电动车出口达380亿美元,累计减少碳排放超千万吨。2025年更被视作智能驾驶元年,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数据,中国L2+渗透率超65%,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预装率达83%,远超美国40%的L2+渗透率。这一反差印证了“创新者困境”——美国虽诞生了特斯拉、Waymo等先驱,却因政策反复(如特朗普取消加州零排放法案)、基建滞后与市场惯性,逐渐丧失领先优势;而中国凭借政策连贯性(如“双积分”制度)、全产业链优势与消费者高接受度,从追赶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正如《》所评:“未来属于能制造电池的国家,而目前唯一的赢家是中国。”

  除电池外,中美在光伏领域的差距同样惊人。中国全球光伏组件出口额达400亿美元,而美国6.9亿美元的份额在图表上几乎能忽略不计。中国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尖端科技领域持续领先: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最新推出的电池系统可实现5分钟快充。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中国累计绿色低碳专利总量已超过70万项,占全球总量过半,这正是各国争相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原因。甚至像阿联酋这样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正被中国电动车占领市场——当地王室甚至溢价购买小米SU7,就连福特CEO也对该车赞不绝口,表示开过SU7就不想开其他车了。近期小米YU7更是创造历史,24小时内锁单超过28万台。这都是让国内外消费的人都为之振奋的成果。

  反观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全力重振油气产业,认为这才是未来的制胜战略。相比拜登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特朗普不仅恢复关税壁垒,更在90天谈判期内强迫各国购买美国油气以避免关税。华盛顿实质上将国运押注在化石能源上——这种能源虽然主导了过去一个世纪,但未来呢?数据说明美国的选择逻辑:去年美国原油出口额达1170亿美元(中国仅8.44亿),天然气出口420亿美元(是中国的14倍),煤炭出口150亿美元(是中国的15倍)。美国在化石能源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但中国在清洁能源的领头羊同样难以撼动。

  年卡特总统甚至在白宫安装太阳能装置。但每四年一次的选举导致政权更迭后的政策反复——里根上任后立即拆除了白宫太阳能系统。如今特朗普对拜登新能源政策的全面逆转如出一辙。对比之下,中国一旦确立长期目标,就会举全国之力实现——政府、企业、工程界形成协同合力。全球十大光伏电站全在中国,新疆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发电量超过某些国家的全国需求。比亚迪匈牙利工厂投产后产能将两倍于大众德国工厂(目前全球最大汽车厂)。中国选择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道路,或将成为

  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战略之一。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从曲线上,中国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提升迅速,从

  世界多数国家并未追随美国的化石能源道路。全球南方国家正大力投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这正是中国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的原因。2023年以来,中国在匈牙利建设80亿美元电池厂,在沙特投资56亿美元电动车厂,在印尼建设110亿美元光伏项目,在刚果建造90亿美元水电站,甚至计划在密歇根州投资24亿美元建电池厂。当美国拒绝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未来时,中国正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建清洁能源体系。根据Rocky Mountain Institute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南方国家掌控着70%的风光资源和50%的关键矿产,中国则能提供清洁技术——这种互补关系正在形成。

  最后通过发电量这个经济发展核心指标来观察:本世纪初中国大幅落后美国,但通过风光水核多元投资,到2010年已追平美国。而过去15年中国发电量激增,美国却增长停滞。更多电力意味着更快增长——正如印度因电力基础设施落后中国15-20年,短期内难以挑战中国制造业地位。所谓下一个中国,依然是中国。

  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比较适合自身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的投资品种来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