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案例

资本 “退煤”之后大家的发展趋势变了么?

2025-04-16 04:59:06 来源:工程应用案例

  巴黎协定签订后,退煤的趋势正在全球涌现,世界各国正在采取行动,逐步淘汰煤电。至2023年底,84个国家(约占目前燃煤发电量的30%)承诺淘汰或停止新建未减排的煤电。“退煤”之后,大家的发展趋势变了吗?

  煤炭是全球碳排放的大多数来自,其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35%左右,但碳排放强度是天然气的2倍。国际能源署(IEA)指出,若要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C以内,必须在2040年前淘汰所有未减排的煤电。例如,印尼若提前退役4.5吉瓦低效煤电,每年可减少2880万吨碳排放。

  煤炭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早死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全球退煤到本世纪末可减少78万亿美元的公共健康损失,是转型成本的3-4倍。印尼加速退煤后,到2050年可避免16.8万人因空气污染死亡,节省600亿美元健康成本。

  煤炭补贴长期消耗政府资金。印尼退煤可节省348亿美元煤电补贴和613亿美元健康损失;此外,退煤还将创造新就业: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清洁能源行业将净增570万个岗位,抵消化石燃料行业减少的250万个岗位。

  此外,煤炭含硫量高,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形成酸雨,导致土壤酸化、植被死亡及文物腐蚀。每吨煤燃烧释放约2.86吨二氧化碳,直接推动全球变暖。因此,“退煤”迫在眉睫。

  2008年,英国通过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法案》,要求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80%。

  2013年,英国引入碳价格支持机制,将碳排放成本从25/吨提升至70/吨(2024年),直接削弱煤电经济性。

  2015年,英国宣布2025年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至2024年9月30日,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关闭,英国成为全世界首个实现无煤化的主要经济体。

  目前,英国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为风能领跑,多能互补。其海上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二,2023年发电量占比34%,目标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达50吉瓦,可满足全国家庭用电需求。

  此外,其太阳能装机从2012年2吉瓦增至2024年16.6吉瓦,目标2030年达40吉瓦。生物质能发电占比7%,主要利用农林废弃物;计划重启核能项目,新建核电站填补基荷电力缺口;投资氢能技术,目标2030年绿氢产能达5吉瓦,用于储能与工业脱碳。

  德国作为高比例燃煤发电的发达经济体之一,采取立法约束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的退煤路径。

  通过《逐步淘汰煤电法案》规定,德国计划2038年前全面退出煤电,并允许部分地区提前至2030年(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2023年,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后,煤电淘汰加速,2023年煤电占比降至26%,为50年来最低。

  此外,德国政府向煤电运营商提供约43亿欧元补偿,并投入400亿欧元支持矿区转型,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就业培训等。并通过《加强煤炭地区结构调整法》为受影响地区提供财政援助,例如资助5500名矿工转岗并创造2200个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岗位。

  目前,德国2023年风能发电占比28%,首次超过煤电;太阳能发电量达61.2太瓦时,较2022年增长1.5%。其目标为至203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电力消费80%,其中陆上风电装机达115吉瓦,太阳能达215吉瓦。

  此外,其氢能也正在加速发展。其《国家氢能战略》规划2030年电解产能至少10吉瓦,并建设1800公里氢气管道网络,推动工业与交通领域脱碳。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多措并举逐步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并针对煤电厂进行低碳改造,政策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69.2%降至2023年的55.3%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宣布了针对煤电机组的低碳化改造措施,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3种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指出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

  美国作为煤炭储量大国和世界经济强国,积极推动燃煤电厂转型并全力发展清洁能源。

  2022年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为10.3%。在电力部门,美国的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100%无碳排放发电,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核能以及具有碳捕集和封存(CCS)的化石燃料发电。

  碳排放量。美国煤电转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淘汰燃煤电厂,并用新的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取而代之,或转变为核电厂;二是将蒸汽锅炉转换为天然气锅炉;三是在煤电厂增加CCUS装置以减少煤电碳排放。

  不过,随着特朗普的再次登台,推出《巴黎协定》,美国的“退煤”之路,并不明朗。

  虽然“退煤”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各国都在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并且,各国也在积极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洁之路。

  煤炭的过度使用,对环境将带来非常大的危害。“退煤”能带来诸多积极效益,许多国家都在为此而奋进中。让我们大家一起迎接挑战,助力可持续发展。

  封面报道:《退煤热潮下的利与弊》;星球能量站:《退煤行动,为地球撑起一把绿色“保护伞”?》;零碳君:《英国这个首个利用煤炭发电的国家,正式公开宣布淘汰燃煤发电》;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英国:告别煤电等“风”来》;科情智库:《德国支持新能源转型及产业变革的政策措施》;双碳情报:《深度分析全球退煤行动计划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