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盟市新闻呼和浩特
“我们今年精心打造的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是在原来市燃热集团供热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设的,覆盖了全市93个热源、1567座热力站、123公里长输管网、2013公里一次管网、153.16万热用户。”10月15日,记者在大唐托电长输供热管网3号隔压换热站采访时看到,技术人员正紧盯着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大屏上实时显示的供热数据,全市的供热情况一目了然。
市燃热集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苗永青介绍,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将全市所有供热企业的供热数据陆续接入到平台。目前,全市热源、热网、关键节点数据已接入约70%。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对全市供热企业的全面监管。
“过去,因为一、二次供热管网漏水,需要对整个小区或单元进行停供抢修,要逐级分析漏水原因、制定抢修方案,要消耗很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现在随着温暖工程的实施,我市原来供热网由C型变成O型,形成闭合的环网,今后如果某个热源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别的热源就能很及时补充上来,不影响正常供热。”苗永青介绍,通过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市所有的热源、热网、热力站、热用户的数据监测和后台数据分析,以预警和报警的形式将供热存在的问题反馈到管理平台,系统中用语音播报、信息闪烁等方式实时呈现预警提醒。
苗永青介绍,现在市燃热集团已经安装了38000只室温采集器,其他供热企业也正在安装和对接。这些室温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用户家中温度等数据实时传送到平台,技术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用户及所在小区的供热情况。假如发现供热不足的小区,平台会对接入的室温数据来进行分析,并直接查阅对应的热力站数据、热源数据、热力企业名称,直接转办督办到热力企业,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解决。
另外,平台通过对全市各个热源历史数据做多元化的分析预测,对热力企业未来7天将会出现超负荷运行或者供热能力不够的热源,在地图上进行提示,为公司可以提供生产运行调度指导。同时,对应急物资、应急抢险队伍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当出现爆管事故等应急事件时,可以指挥调度最近的物资和队伍前往现场,实现四级监管、三级联动。(青橙融媒记者 刘丽霞)